云南旅游业人才与学校的合力转型
云南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的背后,旅游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这是云南旅游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正在实现的质变飞跃。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6亿人次,同比增长16.7%,实现旅游总收入2665.74亿元,同比增长26.3%。旅游业增加值823.94亿元,占全省GDP的6.43%,提前一年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显然,2014年是云南旅游强省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云南旅游业经受考验、负重拼搏、成效显著的一年。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的背后,旅游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显得尤为关键。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院长范德华认为,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的有效支撑和突出贡献。
客观形式
“打破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限,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把云南旅游产业打造成集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为一体、产业增加值超万亿的大旅游产业。”这是去年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所提出的云南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方向。
“这对云南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云南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建设转变,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其中,气候、区位极特殊,使云南旅游资源呈现出禀赋性极高的特点,甚至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范德华说。
事实上,旅游业作为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高成长性综合产业,从经济影响方面看是动力产业,从社会影响方面看是民生产业,从生活影响方面看是幸福产业,从环境影响方面看是低碳产业,从发展前景方面看是朝阳产业。
纵观全国,目前已有31个省市区均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西部各省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四川在前领跑(2014年,旅游总收入达4891亿元),贵州加速崛起(2014年,旅游总收入达2895.98亿元),广西奋起直追(2014年,旅游总收入达2569亿元),重庆旅游总收入进入“两千亿元俱乐部”。
正是基于多重形式和自身因素,云南要全力发展大旅游产业,激活和动员社会及民营资本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深入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构建涵盖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综合产业体系,大幅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全面实现旅游强省目标。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实现打破传统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如何让分散的资源得到整合,如何把吃、住、行、游、购、娱6大旅游要素有效串联等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范德华看来,只有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延伸产业链,提升旅游资源品味,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真正做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并使其在旅游产业各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发展助力。
人才培养
事实上,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缺的不是资源,缺的是真正符合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旅游强省建设需要旅游专业人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为云南旅游强省建设助力,日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与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正式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所招学生前3年在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培养,后2年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培养,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将由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颁发5年制高职毕业证书。
谈及联合办学共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时,范德华介绍,联合办学使双方优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借助双方办学的历史优势,发挥各自办学特色,最终为云南培养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旅游专业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公办的旅游专业性院校,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在旅游人才培养及学院发展方面具有众多特点和亮点。
据了解,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紧紧围绕云南旅游强省建设战略,目前已经与省内外近6所院校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共同开展联合办学与人才培养。建校至今,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近30000余人。
“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主要以导游、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会计与审计、信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航空服务等为主,涉及领域已涵盖了旅游业全行业,针对吃、住、行、游、购、娱6大旅游要素,学校都开设相应的专业,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与旅游业相关的岗位和工作。”
经过近60年的办学历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形成了自主办学与合作办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衔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范德华认为,学院要在行业中有话语权,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是关键所在,同样,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与管理创新也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省旅发委的领导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一定做好人才培养,同时,积极走出去,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交流学习并谋求密切合作。
“面对未来的建设目标及发展方向,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将把自身打造成云南一流、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职旅游专业学院。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压力大,但一定要克服。”范德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