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
首页 > 云南艺术学院 > 浏览文章

我院“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及学术委员会

( 浏览: 加入收藏 )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共同组建的“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5月29日在呈贡校区行政楼312会议室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云南艺术学院郭浩副院长、潘红副院长主持。

DSC05780.JPG

 

IMG_7925.JPG

参与我院“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的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云南省剧院联盟、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泰国布拉法大学等15个理事单位。我院院长吴卫民教授任理事长,郭浩副院长、许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常务副理事长。

上午11时,郭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及建设方案,对中心理事会章程、中心管理办法,平台建设、研究方向、队伍组织等工作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研究平台,主要以民族艺术多学科应用研究为主,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协同,保护民族艺术中的文化基因,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方式,培养创新型文化艺术人才。在郭浩副院长的主持下,理事会积极有效的讨论了“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理事会章程、中心管理办法、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及下一步开展的主要工作。 

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赵纯先生在理事会上做了专题发言。他首先对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单位、省内的兄弟院校协同单位、国外的专家学者对“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指出我院“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符合发展云南省民族文化强省的需要,对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发展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他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在发展的问题明辨上更加的具体,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清晰,建设的思路上也更加明确 。赵处长对此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理事会及学术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心”组织机构的完善,是 “中心”顺利运行发展的保证,要充分发挥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对“中心”的有效作用;第二,参与协同的各单位部门需要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如何将创新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协同要素的整合是保证中心建设的重要保证;第三,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摸索出更有效的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这是中心建设运行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下午1时30分,“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在行政楼312会议室举行,由我院副院长潘红教授主持。参与我院“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经由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审议,他们分别来自国内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领域,是此方面的优秀专家学者。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平教授,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民康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嘉幸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杨德鋆教授,民族文化非遗保护研究专家白玉宝、王清华研究员,云南民族大学伍琼华教授及我院在民族艺术领域较有造诣和研究成果的陈劲松(设计)、宋杰、   魏美仙、汤海涛等教授。潘红副院长担任“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晓灡先生及我院科研处处长傅永寿博士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凌飞教授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在潘红副院长极具亲和力却又不失严谨的主持风格下,学术委员会高效有序的就“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相关的学术章程、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对中心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提出咨询意见,商议由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每年主办一次有关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术活动,借以组织科研队伍、研讨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理论和实践问题。

DSC05790.JPG

最后,郭浩副院长、潘红副院长结合本次会议参会者的发言,分别在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上做了梳理和总结。如何提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全面发展、如何落实“中心”的建设方案、研究论证并实施有关保护、传承、创新文化资源,尤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关的创意不断推陈出新,产生出新的艺术形态与艺术形式,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整理归纳出一套既有专业特色,又有文化产业推广功能的运行模式等主题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DSC0576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