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高擎生物科研旗帜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高擎生物科研旗帜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记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关系到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
云南,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和物种基因库。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群落到温带、极地的物种类型,从红豆杉、玉龙蕨、云南榧树、天麻等珍稀濒危植物到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重点保护动物,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云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双重影响,云南生物资源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集中表现为生物资源数量急剧减少、濒危物种的百分比高于全国平均数、遗传资源快速丧失。
“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 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下降以及生物资源数量急剧减少危及到了区域资源安全,逐步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强云南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新生萌芽 破土而出
2015年2月5日,春寒料峭。在一个会议室里,云南大学与云南农业大学就联合组建关于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商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建设一个怎样的实验室,怎样建设实验室?大家都在思考探索着。为了准确定位,学校还邀请专家学者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实验室将自身定位为围绕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重要生物类群的系统演化与适应、关键区域的生态功能与修复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验室将立足于云南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瞄准国家战略生物资源与环境安全的需求,充分发挥合作双发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优势,致力于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9月9日,科技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就省部依托云南大学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专题会商。
“实验室要在创新文化氛围建设、科学精神的形成和良好学术生态的培育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要在突出区域特色、服务区域发展的同时,主动关注国家科技体制和计划管理改革;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大任务中主动担当并有所作为;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严’和‘实’的要求和‘钉子’精神积极进取,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创造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成果。”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与副省长和段琪在会上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定位清晰了,要求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埋头苦干。“一滴水飘不起纸片,但大海却能航行轮船;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却能抵御狂风。”关键时刻,实验室的专家、学者精诚团结、集体作战,他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协作互助,为早日实现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宏伟目标连日奋战,马不停蹄。
10月14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在专家组的严格评审面前,实验室的成员们信心满满,漫长的征途到了冲刺阶段,前期的辛劳付出将在此刻收获阶段性成果。
专家组认真听取云南大学副校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克勤对建设方案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现场考察了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专家们紧紧围绕目标定位、运行方式、人才队伍、预期目标等影响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质询,最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室特色突出,建设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已具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条件,符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同意通过论证,并建议予以优先建设。专家组还在会上对实验室的具体名称、科学方向和研究目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得到肯定并通过论证的那一刻,团队成员在心中欢呼雀跃,只有经历过、努力过的人才知道,虽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其中却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与拼搏,夹杂着多少汗水与艰辛……但得到认可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征途,机遇和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
植根沃壤 源远流长
任何一颗大树都有植根的深厚土壤。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建设。在这里,实验室有着强大的后盾。云南大学拥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南微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药物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还有“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合成”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农业大学也有“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除此之外,双方还拥有生态学、微生物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生物学、生态学、植物保护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体量较大的研究队伍。
就云南大学而言,对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更是源远流长。
生物多样性是云大最早建立并开展研究工作的学科。1937年,以李继侗、秦仁昌、吴征镒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就在云南大学开始了植物分布和区系方面的相关研究。上世纪50年代,留美、留法归来的曲仲湘和朱彦丞先生在云大系统地开展了植物生态学研究,苏联科学院多位植物生态学家也在此开展研究。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云南大学是全国高校生态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培训中心。由云大教师主持和参加完成的“中国植被”、“云南植被”、“橡胶宜林地研究”是国内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主编的《植物生态学》教材,经过多次修订、重编和完善,成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延续至今仍广泛使用的生态学教材,培养和影响了我国几代生态学工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云大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污染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研究,并编写了《污染生态学》、《环境与发展》等多部教材。在获得国内外的学术界持续关注的同时,多个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与云大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生物圈、污染生态效应的超前预警等领域开展合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十五”期间,云南大学生态学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入选我国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生态教席点和第一个联合国环境署的植物生物监测网的网点等。
上世纪80年代,微生物学科迅速崛起。云南大学立足于云南及周边地区和国家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瞄准国家和云南生物产业的重大需求,以区域特色微生物和具有重大科学和经济价值的资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建设了微生物学科。
云大微生物学科保存了全球最多的杀线虫微生物资源和放线菌资源。在微生物侵染线虫的分子机制和线虫对微生物的免疫机制方面做出了创新贡献,并得到国际同行撰文的专题评述,为我国的线虫生防微生物做出了系统和原创性的贡献,引领了我国线虫生防微生物学科的发展据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统计显示:云南大学已有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之一就是微生物学,云南大学的微生物研究已产生了全球性影响。
风雨兼程,厚积薄发。经过长期地探索与实践、不懈地努力与奋斗,云南大学在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有了深厚的学科积淀,取得了骄人成绩。而实验室也成为我国西部一流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近五年,实验室围绕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主持承担了国家“973”项目3项、“973”课题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基金重大计划3项、国家基金重点1项、NSFC-云南联合重点9项等一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围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特等和一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0项;发表SCI论文537篇,包括在本领域最具影响的学术刊物Nat Commun、PNAS、ChemSoc Rev、PLoSPathog、J Am ChemSoc、SystBiol等影响因子9以上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影响因子5以上49篇,出版专著10部;对“哺乳动物分子系统学和基因进化”、“特色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天然产物”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悠久的学科历史、执着的科研精神、艰辛的探究旅程、收获的累累硕果,所有这些都夯实了建设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根基,为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土壤。
瞄准需求 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位置。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让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美丽中国增添更加绚烂的色彩。建设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了国家生物资源与生态安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明确提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云南大学在融入国家战略和服务云南发展中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表现,重点实验室的建成将为云南实现从边缘地区和“末梢”向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转变,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提供人才、技术和资源保障。
“生物资源就如同图书馆一样,如果拥有其他图书馆所不具备的稀有书籍,其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物种资料越充分,我们越有机会分析和研究更多的物种,获取更多稀有的物种和生态知识。”一位生物学家曾这样说过。生物资源是一笔伟大财富,它们带来的各种价值不可估量,正如《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所强调的,“生物物种越丰富,药物发现、经济发展、有效应对类似气候变化等新挑战的机会就会越大。”
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建设重点实验室不仅能推动我国生物资源基本理论的研究,解决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还能推动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建设,为云南乃至全国生物产业与资源环境保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最终实现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作贡献。
对于云南大学来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极大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有利于提升服务云南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也是校际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有益探索。
求真无畏 进取不止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奋斗的动力。
为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树立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要将实验室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心和自主创新中心,成为聚集和培养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层次人才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最终建设成为国际上在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之一,为我国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如同天际的璀璨星辰,如同茫茫大海中的明灯,这个伟大的目标指引着整个研究团队在生物世界中无畏地探索研究,阔步向前,进取不止。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一只羽翼日臻丰满的大鹏,正在凌空而起,而高层次、高标准的人才梯队将成为其搏击长空的最强助力。目前,实验室已拥有一支由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4个省级创新团队组成的,以中青年博士为主,总数达60余人的研究队伍。队伍中不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优秀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等杰出精英。
然而,要让实验室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吸引、凝聚更多优秀人才,如同用兵打仗,要善于招贤纳士,挖掘各人所长,集聚每一个体优势,才能决胜千里。今后,实验室将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人才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大舞台中,担当主角,施展才华,攻坚克难。我们相信,这支队伍定会被建成技术力量雄厚、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严谨踏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而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棵巨大的梧桐定会得益于这些“凤凰”,更加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日前,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准建设。至此,过去的实验室终于实现华丽蜕变,这也标志着该研究团队在生物保护与利用领域长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于整个团队而言,过去所收获的丰硕成果,却在此刻统统归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在他们看来仅仅是科研之路的序曲,对生物保护与利用的探究这时才正式起航……下一步的骨头更难啃,目标是突出特色、深入发掘、加强保护、加速成果转化与利用,最终使生物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撰稿:邓文婷
(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