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首页 > 云南师范大学 > 浏览文章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大建校75周年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 浏览: 加入收藏 )

海伦娜•穆沙-泽伊“文化生活与政府角色”学术演讲

  10月23日下午,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学术演讲第一讲,由法国奥尔良市参议院、主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主讲的“文化生活与政府角色——以法国奥尔良为例”学术演讲在云南师范大学明德楼3栋111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演讲由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金佳担任翻译,文学院副教授陈慧主持,文学院院长胡彦、文学节主席于坚和文学院学子等师生代表参与讲座。

  在演讲正式开始之前,陈慧副教授对本次主讲人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进行简单介绍: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左翼政治家,法国犹太虐待史专家,长期执教于奥尔良大学,曾获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学院棕榈骑士勋章。

  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首先简要概述了法国奥尔良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历史文化,认为奥尔良市作为一个法国中等城市在阐明文化生活与市政府关系时具有代表性意义。随后她指出本次演讲中给自己的定位:第一点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曾在奥尔良大学教授语言课、文化课,长期接触不同国籍、政党的师生;第二个出发点则是她曾经选举进入市政府,担任主管教育、人权、青年活动的副市长,可以就政府工作切身地给予正面阐述,让同学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奥尔良市的文化生活与政府角色。

  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在演讲中提到政府的“去中心化”政策在文化生活的作用,即将权力从巴黎下放到各省各市可以改变地区性文化贫瘠、监制严重等薄弱环节。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列举了1936年—1983年间法国各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建立国家戏剧中心、成立独立的文化部等,左翼政党当政后采取人民阵线方式保障下层人民的社会权益,并推行地区性的三种形式文化机制,地区委员会、省委员会、市委员会之间在文化领域分工相当精细。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指出此举措提高了三级政府对文化的积极性,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认为:一座城市对于文化的积极态度能够带动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法国每座城市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符合自己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文化节。在经济方面,法国大公司都偏向于在文化程度高的城市建立公司的本部,招揽公司职员,商业性公司通过企业活动与文化结合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在政治领域,一座城市的文化实力与其城市形象成正比,法国内部与整个欧洲的联系能够通过类似于不同主题文化节的举办得到加强,并一定程度提升法国的国际形象;在文化层面,这种民主化的改革使得文化成果、文化活动与人民生活更密不可分;在社会意义上,文化生活与政府相联系能够缓解社会的不平等,尤其能使孩子在学校内外均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也在不同阶层之间起到了恰如水泥的融合作用,特别是让法国郊区、移民者聚集地与收入较少的群体能够熟悉共享文化的生活方式。鉴于文化活动的良性积极作用,奥尔良市修建了国家戏剧中心、国家舞蹈中心,举办了主题为“超级建筑”的建筑模型展等,使得其形象不再过分单一局限于圣女贞德,这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措施使得更多的市民有时间、有精力参加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创作、共享文化成果。

  在讲座接近尾声之际,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以问答形式进行现场交流,就老师与同学们提到的法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的表现、其他国家的移民问题、国家社会福利、与民间文艺团体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海伦娜•穆沙-泽伊女士凭借她友好的国际友人态度与渊博大度的学识胸襟赢得了全场师生的尊重与肯定。最后,陈慧副教授总结了奥尔良市作为良性样本的参考价值,本次学术演讲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克罗德•穆沙“何谓诗”讲座

  10月23日晚,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学术活动、法国《诗&歌》杂志副主编克罗德·穆沙主讲的“何谓诗”主题讲座在云南师范大学明德楼3栋111报告厅举行。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金佳担任翻译,本次学术演讲由著名诗人于坚主持。

  “诗就像雪地里走过的一只乖巧的猫的声音”,穆沙先生用德彪西的曲子《雪地上的脚步声》来解读此刻的心情,他认为诗里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就像走过雪地的脚步的每一个声响。诗歌的印记以可能性存在着,所以既有雪地上的脚印,又有雪地本身。雪地是基本的介质,有色彩的印记是以一种可能性的色彩存在。诗歌深处有一种延展性,是一种延展的时空表达。在带有悖论的色彩的互动或者是游戏中,弹性关系是诗歌的重要部分,这使得这种可能性悄悄实现着。陶醉于“雪地上的诗歌”的穆沙先生振振有词地阐述他对法国诗歌的爱慕之心和对中国诗歌的敬仰之情。

  穆沙先生列举法国代表诗人加以分析,首先提到马拉美以及作品《色子一掷》,色子一掷不会破坏偶然,对于马拉美来说诗歌就像抛掷色子一样,但是这个色子抛掷在一个宽广无限的空间里。所有的文字都是零星出现的,给人的感觉就像布满天空的星辰。西方诗歌的传统形式直到马拉美才得以改变,而非一直是那种延续感明显的感觉,诗歌创作不再围绕这种传统形式。穆沙先生指出,从马拉美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创作,在一页白纸上进行空间布置,所有诗歌新特征都与当时社会的变动有很大关系,借用马拉美自己的话就是“诗的危机”,而对于西方则是“人的危机”。他表示中国读者应该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十分注重文字词语的空间布置。

  克罗德·穆沙回忆起年轻时接触诗歌的经历,表示自己曾经是一个愤怒的青年,对当时法国继续殖民印度支那相当不满,后来在奥尔良市一个关于亨利·米修的讲座,使他爱上了诗歌,即使米修的诗歌没有政治指向对他来说,米修的诗歌是深层次的自由,是政治性的自由和导向,他用愤怒透露出对艺术作品的空间动感及运动感的自由向往,这是诗歌艺术化的动力。他表示,“我们当代人身处在一个领域的凹处,这种梯度是世界级的,整个世界都在洼陷,我们在这个状态中的不安感就像是风暴中的物体的感觉一般。当人处在这种飓风漩涡的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被风暴带离,抛离原处。”

  演讲接近尾声之际,穆沙先生用一段振奋士气,鼓舞人心的诗歌朗诵结束了他的演讲,“但是我们,不知道,你知道吗?对于我们的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于坚教授随后总结道,诗就是介于明白与不明白之间的思考。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从激愤的年轻人到诗歌为政治而生,再到中西文化的差距、眼睛被媒介充斥而不在为诗歌感兴趣等话题,穆沙先生给我们展示精彩的讲解。在全场的欢呼中,伴着穆沙先生的“你不是带着结论回家,而是带着思考去启发”这激励话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顾彬“德国当代诗歌”学术演讲

  10月24日上午,德国著名诗人、汉学家、翻译家沃尔夫冈· 顾彬教授在云南师范大学明德楼3栋111报告厅举行以“德国当代文学”为题的学术演讲,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周华担当本次讲座主持。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周华老师对沃尔夫冈·顾彬先生进行简要介绍:顾彬先生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诗人,代表作为《中国文学史》;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曾翻译《鲁迅选集》六卷本,以及中国当代数十种作家的小说及诗歌作品。顾彬先生表示,自己在40年里把所有的爱倾尽到了中国文学中。

  主持人介绍结束后,顾彬先生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开始本次学术演讲。首先,顾彬先生介绍了德国当代文学史的概况。第一,他表示要从中国当代文学来看德国当代文学,这是由于中国当代文学与德国当代文学具有相似性。他提到民主德国有更好的文学,好的文学需要一个勇敢的作家,需要一个敢说的作家,需要一个不想拍马屁的作家。真正的作家不是为了钱而写作,而是为了人权,为了诗歌,为了自己,为了他的读者写故事。顾彬先生一直在强调,写诗、写文章不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要讨好他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为了文学而创作。第二,顾彬先生分阶段对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德国现当代文学。他提到中国在五四运动至1949年前的文学成就相当显著,但1949年至1979年优秀作品寥寥无几,仅有老舍的《茶馆》等作品值得赞赏。他表示,德国与奥地利在1945年后也没有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德国1989年后大部分优秀的诗人都来自民主德国,民主德国的文学倾向于美学,而西德的文学则更偏向于政治性。

  顾彬先生提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许艰涩难懂,但这无关紧要,通过不断阅读优秀的作品即可培养自己的领悟能力。顾彬先生举例说,德国有相当多的民众在读欧阳江河的诗歌,看不看得懂并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们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明白生活缺少什么,现实缺少什么。在讲到德国人民读诗的情况时,顾彬先生表示德国有一种优良的传统,即德国人喜欢参加朗诵会,在各个城市都有文学中心,文学中心及各所大学会请中外作家开展讲座。顾彬先生认为,诗歌给人带来生活与生命的意义,他着重介绍了德国当代两位著名诗人格林贝恩和沙托尤斯,并邀请同学为大家朗诵他们的诗歌《生物华尔兹》和《亚历山大·赖姆莱大道·1903》。

  讲座接近尾声时,顾彬先生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现场交流,针对现场师生提出的诸如如何看待莫言、如何看待中国文革、好诗的标准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在提到翻译的问题时,他表示从翻译学来看,翻译会丢掉部分原来的内容,但他会加上一些隐藏的部分来丰富诗的内容;读外国的诗歌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理解的问题。

  最后,主持人周华老师对本次学术演讲进行总结,他表示顾彬先生对德国当代诗歌以及中德文化的交流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顾彬先生是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的搬运工,让中国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了解德国的文化与文学,也让在座师生了解到德国当代诗歌的基本情况,对中德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最后,本次学术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陈仲义“何以进入学术研究——三十年新诗研究经验之得失”学术演讲

  10月25日晚,首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系列学术演讲、厦门城市学院中文系陈仲义教授“何以进入学术研究——三十年新诗研究经验之得失”主题讲座在云南师范大学明德楼3栋111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马绍玺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之前,主持人马绍玺教授为主讲人陈仲义教授作简单介绍:陈仲义教授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领域的杰出人物,曾出版过9部现代诗学著作,内容涉及现代诗创作论、思潮论、诗人论、美学论、形态论、技术论及语言论等多个方面,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全国50多家学术刊物发表诗学论文与批评文章200余篇,多次荣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中国前沿诗歌聚焦》曾获第12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第5届鲁迅文学奖入围提名,其研究专注于诗歌内部机理,探讨诗歌的诗性如何得以实现的问题。

  陈仲义教授表示,本次演讲是基于科研和学术的,涉及到学术体制、学术立场、学术态度及学术方法等方面,考虑到将来同学们可能将学术科研作为安生立命之途,希望从自己的生涯中总结出经验,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演讲是从陈仲义教授对自己人生的剖析开始的,他提到自己从小就萌发作家梦,希望这辈子向着创作的道路前进。因此他小学时便经常摘抄经典词句,初中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在被伯乐识中后,便开始和老师通信交流,并在被筛选为福建省足球队员时毅然选择放弃足球。在乡间插队时的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地进行自学和创作,在这期间大概发表了300首诗歌和科幻小说等作品。然而,陈仲义教授到35岁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仍是反响平平,他在深刻思考后决定转移专研方向,并选择了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一独特的研究领域。

  陈仲义教授在自我的剖析中,分享自己的三个优势:尽量从现实实践去归纳的“在场”主义、专注主义和多做准备的“笨鸟”主义。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存在外语空白、结构残缺、悟性不够和团队匮乏等不足,在权衡自己的优势与局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扬长避短,最终实现了从文学创作到理论研究的转变。陈仲义教授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信念,在不同时期凭借其座右铭奋斗不息,告诉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有分秒必争的意识;要学会累进式推进,今天要比昨天更进一步;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学术的精神。

  在科研定位与寻找突破口方面,他以拓荒地和登高地作为两大基本路向,无怨无悔地坚守自己选择的这一领域,瞄准最适切的登陆点和路径,保持如同吸食海洛因般终生不可抑制的学术冲动,实现个人趣味、志向和职业追求的最佳结合。

  谈及论文选题价值与方法论方面,陈仲义教授鼓励同学们发前人所未发,要有完全原创的一己之见,而不能复制拼凑,在富于创造性的选题上实现更高的追求;并确立“前沿成果、教材精华、当下经验和个人感悟”四位一体的专研方法,坚持一生只干一件事的“一口井”策略,进行科研需要定力、耐力和钻力,坚持不懈才能在学术科研上有所建树。

  在持续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上,陈仲义教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他在文学研究上的经验总结,对同学们在学术研究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很好的借鉴,他的富于逻辑和幽默的谈吐博得现场听众满堂喝彩。最后,本次学术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学院供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