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大回应称,录取通知书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个性需要而展开的独立设计,两个版本的通知书在形式上的“撞衫”,并不能否认武大版通知书理念的独特性和设计的独立性。
7月27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展示该校2015级本科录取通知书。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网友质疑,武大录取通知书与人大去年的录取通知书“字体雷同,构图雷同,云水纹路雷同,字框布局雷同,水墨风格雷同”。武大回应称,录取通知书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个性需要而展开的独立设计,两个版本的通知书在形式上的“撞衫”,并不能否认武大版通知书理念的独特性和设计的独立性。
雷同办学之路已走不通
何强
对比查看两校的录取通知书,很难说武大就抄袭人大。但是,抄袭质疑却提醒大学,个性办学是大学立校之本,再走以前的拷贝、复制之路,已经走不通了。
我国大学由于缺乏办学自主权,存在严重的千校一面问题。不同大学不论从外在,还是从内在,都存在高度的雷同、相似,大学的校训雷同、学校办学理念雷同,就是课程设置、教育模式,以及学校的话语体系都差不多,学生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大学毕业,并不能感受到不同学校的个性——以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没有个性化一说,基本都是标准格式,而学生毕业拿到的学位证书,就是由国家统一印制的。
近年来,办学的个性化,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大学自身也存在个性化办学的内在需求,因此,大家所见的是,舆论开始对大学的校训的雷同、网页制作的相似,以及必修课程设置大同小异进行质疑,而大学也想改变这种雷同办学局面,近年来,大学纷纷换新校训,重做官方网页,推出一些“潮课”。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办宣布不再统一印制学位证书,而是由大学自行印制,这也是促进大学个性化办学之举。
但遗憾的是,大学的个性化,缺乏内部创新力量的支撑。目前看来,大学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外在,即对学校的外部形象进行个性化包装,比如,有的大学改变传统做法,在网站上晒出学生“女神”照;有的学校制作个性化的宣传片,而内部的个性化,还所见不多——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模式,还高度雷同。另外,就是外部的个性化,也时常遭遇抄袭的质疑,复旦校庆宣传片被质疑抄袭东京大学宣传片,是最典型的代表。这次武大的录取通知书被质疑抄袭人大,起因是大学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创新”,推出各校的个性化录取通知书,但由于在设计时思路差不多,于是弄出雷同的版本。武大的解释是这样的:近年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借用传统文化元素已成为流行趋势,武汉大学的竖式排版、题签和毛笔字体均为传统文化书籍设计中的经典元素。
我不认为这是武大故意抄袭人大,而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思路大同小异的必然。多年来,在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质疑我国只有一所教育部大学,各大学只是教育部大学的不同校区而已,学校是按行政计划办学,没有办学自主权,也没有办学个性和特色。要改变这一局面,只对大学进行个性化包装,是不可能的。由于基本办学模式不变,大学很难走创新的个性化办学之路,很有可能的局面是,一校作出创新,得到上级行政部门肯定,其他学校跟风模仿,就如原华中科大校长根叔的毕业典礼演讲走红后,其他大学也采用这种风格,大倒胃口。大学的个性,要发自内在,因此必须从根源抓起,这就是推进教育去行政化,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在自主办学中形成自己的办学定位,并在各自定位中办出个性和特色。
武大的回应是多此一举
殷国安
武汉大学的回应有道理吗?能说服网友吗?我倒觉得,武汉大学的回应是多此一举,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回应这样的问题。这当然不是因为“清者自清”,而是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或者更彻底一点说,就是“抄袭”了,又能算什么事儿?
此事在网上甫一公布,就引起了争议,而且似乎各说各话,意见不一。争议之一是,两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不是“相似”?这其实首先就没有一个标准。觉得相似的说,二者风格相似,都是采取古代信封的格式;认为不算雷同者则说,虽然风格相似,但字体明显不同,图案也不同,排版也不同,不能算是雷同。
争议之二是,能不能算是抄袭?我觉得这也很难确认。我们无从知道,甲校是不是参考了乙校的录取通知书,才设计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或许只是一种巧合。而且,即使确实是甲校觉得乙校的录取通知书格式不错,于是也参照办理,这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并没有版权问题,也就不涉及盗版。看到某种设计不错,自己也学着干,有什么不好吗?正如有网友说的,“三好学生”的奖状仿制了“优秀团员”的奖状,有什么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争议这个问题有意义吗?有人觉得,录取通知书是给新生的第一印象,应该努力设计出最好的,而连录取通知书都要抄袭的学校,能办好大学教育吗?这样的说法貌似有理,其实过于上纲上线了。仿制一下不错的录取通知书,是因为不觉得仿制有什么不好,或者觉得录取通知书就是发挥一下通知作用,属于具体经办人对问题的认识差异,不能证明大学教育水平高低。而且,我们也不妨认为,一张“通知”,入学凭证而已,雷同也好,相似也罢,不值得如此过度解释,如果要发现问题,还是发现那些更重要的问题吧。事实上,审美也有不同的角度,设计录取通知书也是这样:你喜欢豪华热烈,他喜欢朴素大方;你喜欢现代时髦,他喜欢古典优雅;能让更多学生喜欢当然更好,让一部分人喜欢也不错,最不该的是把自己的喜欢强加于人。
对于录取通知书之争,我总的感觉是无聊:这样的问题没必要争议,更没必要“发现”,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多余的。所以,虽然现在武大回应了,说是独立设计,形式“撞衫”。我倒建议两校“以无言对”,即不要进行任何回应,“无言是最大的轻蔑”,是鲁迅先生说的,让这个无聊的话题自生自灭。虽然武大已经回应了,只能希望人大不再说话。如果人大也来发言维护“版权”,那就真是上当、上钩,把无聊推向高潮了。
(北京青年报)
大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于2002年3月7日成立,与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9年6......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是云南大学实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全日制本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大学后......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外媒称,上海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结果中名列第一,这......